玩具熊遨游萬米高空!看著高?沒進太空!
來源:科普中國
作者:朱磊
發(fā)布時間:2023-11-06
瀏覽次數(shù):1219

近幾天,幾名大學生用氫氣球將玩具熊送上28000米高空的視頻刷爆全網(wǎng),很多網(wǎng)友不僅感嘆這是“理工生的優(yōu)雅浪漫”。點贊學子們的航天夢之余,有一些網(wǎng)友則產(chǎn)生了一些質疑,比如:玩具熊有沒有進太空、會不會影響客機航線及正常飛行……


玩具熊被送上28000米的高空(來源:視頻截圖)


玩具熊上升的過程中有沒有可能影響客機航線正常飛行?

幾名大學生表示,遵守了所有規(guī)章制度,高度僅僅處于平流層,不是太空。


從地表向上,大氣層大致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增溫層(又稱熱層)和外氣層(又稱散逸層),其中平流層距離地面約10~50千米,因此,若該玩具熊飛升至28千米(28000米)高,的確抵達了平流層。


由于對流層存在天氣和氣流變化,民航客機為實現(xiàn)安全和省油的目的,巡航高度一般在10km左右,大致位于平流層底部


從理論上來講,玩具熊上升過程中達到并越過了民航客機的巡航高度,可能會影響客機正常飛行??蜋C巡航速度可達每小時800km以上,如果撞上機身或發(fā)動機,會造成很大損傷,影響飛行安全。


我國于2022年頒布的《運輸機場凈空保護管理辦法》中就規(guī)定,禁止在機場周圍55公里范圍的凈空保護區(qū)域內放飛影響飛行安全的無人駕駛的自由氣球、系留氣球和其他物體。


不過,隨著我國通用航空產(chǎn)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對空域尤其是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逐步放開,相關審批手續(xù)也走向簡化,在不影響航空飛行安全的空域開展飛行活動會更加方便。

此外,該生學校已發(fā)布聲明:已咨詢當?shù)貧庀蟛块T、航空管理局等相關機構,有專業(yè)人員指導,學校已盡注意提醒義務,請勿隨意模仿。


細心的朋友會發(fā)現(xiàn),學生重點強調了玩具熊并沒有進入太空,那么,從小對“太空”這個詞耳熟能詳?shù)哪阌袥]有想過,太空是從哪里開始界定的呢?


太空是從多高開始?有沒有明確的分界線?


太空是外太空的簡稱,即外層空間(或宇宙空間),對地球而言,主要指地球大氣層之外的虛空區(qū)域。這一區(qū)域的物質以等離子態(tài)氫為主,密度極低。

由于從大氣層向外層空間是逐漸過渡的,且對大氣層和外層空間的界定涉及各國領空及主權范圍,因此目前國際上尚無統(tǒng)一界定,沒有明確的分界線以區(qū)分大氣層和外層空間。


卡門線是一種相對接受范圍較廣的界定大氣層和外層空間的方法


卡門線距地表約100km,該線以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的導師馮·卡門的名字命名。卡門通過計算認為,在距地表約100km以上,由于大氣過于稀薄,無法有效提供航空器飛行所需的升力。換言之,卡門線可視為航空飛行的最高極限界限,同時也是航天飛行的最低極限界限。


大氣層及卡門線的位置,圖中高度數(shù)據(jù)是約數(shù),不同緯度也不盡相同(來源:Wikipedia)


飛行物是否能突破“卡門線”,有沒有相應的規(guī)則?

航天飛行均在卡門線之上,如我國的空間站軌道高度就在400km以上,遠超卡門線。


卡門線以下為航空飛行,不過當前飛機的飛行高度一般都在20km以下(部分太陽能飛機可超過20km),不會越過平流層,遠在卡門線。


從技術角度看,飛行器突破大氣層和外層空間的界線早已不是問題。但由于該界線的劃定涉及主權問題(通常認為外層空間不屬于領空范圍),因而各國意見并不一致。


2005年環(huán)繞地球軌道的太空垃圾(來源:Wikipedia)


聯(lián)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曾頒布《關于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條約》(又稱《外空條約》),該條約于1967年生效,是國際太空法律的基本框架,為外層空間和平利用提供了基本原則,我國于1983年加入該條約。條約規(guī)定,外層空間的探索和利用必須基于所有國家的利益進行,任何國家不得將月球及其他天體據(jù)為己有或者宣示主權。


作者:朱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博士

審核:鄧曉濤 中國航發(fā)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 高級工程師

出品:科普中國

監(jiān)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中科數(shù)創(chuàng)(北京)數(shù)字傳媒有限公司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或加入深i科普群,不定時分享各類科普活動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